在哈尔科夫郊外,尘土飞扬,一台台工程车日夜不息地作业,铺设着新的铁轨。几周前,俄罗斯军管区官员与朝鲜工兵在此划定了新线路,如今,第一批轨枕已经运抵现场,一条直通前线的铁路通道正在迅速成形。这条钢铁输送带,未来将源源不断地为俄军输送炮弹、柴油、食品,甚至新兵。这令人震惊的速度,在短短两周内就超过了俄军过去三个月在哈尔科夫和卢甘斯克方向的总推进速度。乌军防线被撕开一道道口子配资平台资讯,炮火连天,昼夜不息。
这一切的背后,是朝鲜三万工兵和炮兵的全力支持。他们夜以继日地为俄军修建铁路,运送炮弹,让前线变成了一个“永不缺货”的补给中心。 这笔交易对朝鲜来说,诱惑力巨大:俄罗斯承诺优先向平壤出售先进导弹制造技术和低轨卫星监测设备,这对饱受制裁,渴望在半岛展示实力的朝鲜来说,无疑是难以抗拒的。一位韩国退役上校评论道:“他们这是用鲜血换科技,把自己国家的未来押给了普京。”
展开剩余72%与此同时,俄军的自给能力也得到了显著提升。过去,乌军常常通过突袭俄军补给线,炸毁油罐车和补给卡车来迫使俄军停火。但现在,情况发生了变化。在哈尔科夫到别尔哥罗德的公路上,一队队小型无人履带车井然有序地行驶着,它们依靠卫星导航和地面短波实时调度,昼夜往返运输炮弹和油料。即使乌军击毁部分车辆,俄军也能立即重新调度,确保补给线畅通无阻。乌军士兵只能无奈地感叹:“这些车就像长了眼睛一样,能自己绕开路障,根本拦不住!”
然而,在如此强劲的俄军攻势面前,英国国防大臣却在议会拍案而起,放出狠话:“已经准备好对俄开火!” 但这豪言壮语背后,却是英国军力捉襟见肘的现实。内幕文件曝光,英国军方深知自身无力进行持久对抗。多年来,英国军工厂依赖老旧技术,陆军坦克的完好率只有68%,皇家空军随时可起飞的战斗机不足一半,“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更是因预算问题多次停靠码头,沦为“海上博物馆”。英国的“亮剑”更多的是一种姿态,其背后是钱包和选票的考量。
反观乌军前线,情况不容乐观。一名哈尔科夫附近的乌军步兵班长在社交媒体上写道:“俄军不是突击一次就完了,他们一直在推。我们最大的麻烦是缺油,运输车几乎一半都趴窝了,炮弹也严重不足。” 乌克兰国防部的数据显示,今年155毫米炮弹的到货量比去年减少了三分之一,柴油缺口更大。F-16的训练还在欧洲缓慢推进,真正投入乌克兰战场至少还要等半年。前线士兵无奈地调侃道:“再拖下去,我们可能不是被俄军打败,而是被饿死渴死。”
在基辅的一座小教堂外,一位名叫玛丽亚的老太太每天都会点燃一支蜡烛,为在哈尔科夫作战的孙子祈祷。她并不知道,就在她孙子驻守的地方,朝鲜的工程队正在铺设新的铁路,源源不断的火箭弹和柴油正被送往那里。 战线正向第聂伯河推进,而那些承诺支援乌克兰的国家——英国、波兰、德国——他们的承诺究竟能否兑现?所谓的“所有必要支持”,会不会最终只停留在会议桌上的漂亮话?
战争的残酷现实摆在眼前:俄军借助朝鲜的支援和先进的后勤系统,稳步推进战线;乌军苦苦支撑,面临着严重的物资匮乏;英国口头上强硬,但自身实力不足;而那些身处战火中的普通民众,则默默承受着战争带来的所有苦难,他们的命运,却从未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
发布于:内蒙古自治区联华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